倴城古庙群——寿圣寺、关帝庙、文昌宫、二郎庙
作者:佚名 转贴自:本站原创 点击数:2829
倴城乃古城,滦州四大名镇之一。三八大集闻名冀察蒙,誉满关内外,商贾云集,店铺辐辏。位置优越,交通发达,经济繁荣。古城宗教文化亦得以发展,逐步形成了既有规模,又具特色的寺庙群。
寿圣寺 寿圣寺,附近人称“大寺”,坐落于小南门东侧,坐北朝南。即城改前的国营饭店二部所在地,城改后水利局、农业局所在地。其为集日和庙会的繁华市场。寿圣寺庙会为四月十八。娘娘庙会为十月十五。庙会期间,尤其是十月十五,更是人山人海,车水马龙。沧州杂技、各样杂耍、评剧梆子、风味小吃、京津百货、内蒙牛马皆汇聚于此。人们礼佛祈福,拈香还愿,出售特产,购置物品,人声鼎沸,川流不息。解放后庙虽拆毁,但十月十五日庙会,后演变为物资交流会还延续多年。 寿圣寺建于金代,经元明清几次修葺,规模更加宏伟,结构更趋完整,成为域内著名寺院。 寿圣寺毁于1939年鞭炮失火。据说该年傍年大集的前一天,买卖人到市场占摊位。夜间,聚在一起闲聊的人们听到喊声:“赶早离呀,大火烧啦。”大家闻声,以为拢火取暖引发了火灾,起身欲跑,原来是担担卖“干枣、梨、火烧(即烧饼)”的“南蛮子”的吆喝声。大家虚惊一场,自觉晦气。事有凑巧,第二天集日鞭炮市场果真起火,波及寿圣寺,山门、前殿、钟鼓楼被烧得只剩残垣断壁。此后,寿圣寺香火日减,萧条冷落而一蹶不振。20世纪50年代初,颓废不整的寿圣寺被拆毁。寺院所在地建成饭店,营业30余年,改革开放后拆饭店建水利局、农业局办公楼。
关帝庙 关帝庙,俗称老爷庙。倴城关帝庙坐落在西门外路北。今百货大楼西、和平广场的东南角是其旧址。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(1619),座西朝东,庙台高砌。清雍正、道光两次重修。 殿内四尺高台上,丈余高的关羽塑像赤面长髯,俨然端坐。关羽乃三国蜀国之五虎上将,字云长,忠、义、勇名冠古今。关羽原在民间影响并不大,自宋后,历代皇帝奉祀加封,方逐渐声威大震。在百姓心中,关公成了万能神:驱邪恶,巡冥司,消灾灭病,司命禄,佑科奉,进宝招财。 曾风光无限、众人瞩目的倴城关帝庙,解放前已倾圮拆毁。今天,其旧址已成为古城的街心娱乐场——和平广场的一部分。夜晚彩灯闪烁,游人如织;白昼童叟嬉戏,热闹非凡。
文昌宫 文昌宫坐落于倴城中心——“皋上”。“皋上”,即今中大街与文化路交叉路口一带。中大街路北、文化路路西,今工商行第一储蓄所即为文昌宫旧址。文昌宫碑记无存,建于何时已不可考,仅口传: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),知州王南珍在滦州东南城上建文昌阁,后州内镇多效之。 文昌宫,坐北朝南,一层山门一层大殿。三间山门巍峨矗立于石砌月台上,磨砖对缝,斗拱飞檐。中一间凹进且高出数尺,拱券门洞,以半截木栅栏相围,可开可合。券门上镶石刻“文昌宫”三字。 进山门不远,拾阶而上即为正殿。正殿三间,重檐起脊,琉璃瓦盖顶,前廊明柱,檀椠方川上铺望板。门楣上悬“玉皇殿”三字牌匾。殿内当中供奉玉皇大帝,像前神案上香火不断。两侧陪侍文曲星、武曲星。 旧时,玉皇殿香火兴旺,善男信女不绝。此后,殿内蛛网密布,仅供摊贩寄存筐案及学生、学徒焚烧字纸之用。
二郎庙 二郎庙坐落于大东门外路北,即今“滦南酒家”以南。庙建在近两米高、几十米见方的土台上。庙台四周是闻名关内外的倴城牲口市。庙虽不大,但造型优美,工艺精湛。庙内塑二郎神像,流金溢彩,甲胄鲜明,三只眼睛闪闪发光,分外有神。 二郎神的传说有几种。倴城二郎庙供奉的是二郎杨戬。传说古城北通津河中曾有水怪作祟,故建二郎庙,请英雄二郎神镇河妖以保古城平安。倴城地势高,多年无水灾之害,有“累死龙王爷,淹不了城街”之传说,也有人说是二郎神的功劳。
|